里長平時都在做甚麼呢 ? 家裡電視機沒聲音,打電話叫里長來 ; 下雨了,隔壁人家衣服沒收,打電話叫里長來 ; 小孩半夜上網不去睡,打電話叫里長來 ;身體不舒服 要叫救護車,打電話叫里長叫 ;諸如此類,就是蘇澳永春里長張盛國的日常。 人口老化嚴重獨居者多,大小事都找里長 永春里屬小型工業區,沒地方蓋新住宅,幾乎沒有新人口移入,出生率又非常低, 張盛國 43 歲當選第 18 屆里長,是蘇澳鎮最年輕的里長,當時里民有 九百 多人,現在只剩 六百 多人,人口老化相當嚴重,老人家缺乏安全感,里長成為最親近且仰賴的照顧者,甚麼事都打電話找張盛國,他每日關注他們的動態,建立每個人的家屬聯絡簿,任內有五、六位在家死亡的老人,是由他發現的。 「如果不是當里長,我也會搬到羅東或冬山住。」張盛國這麼說。永春里出產石礦,境內眾多碳酸鈣工廠,即俗稱的「石米仔」、「石粉仔」工廠,出口量佔全國 90 %,生產過程及運輸車輛造成的污染,造成此地空氣品質極差, 落塵量居全國第一,以前嚴重到騎摩托車眼睛都睜不開,家家戶戶門窗緊閉,試問有誰會想住在這種地方呢 ? 參與白米社區營造,進而參選里長 張盛國的老家就在永春路上,他國中畢業去新竹工作, 18 歲開始跟著姊夫做室內裝潢,退伍回來曾在南方澳開餐廳,後來還是回歸做裝潢,那時白米社區再創木屐產業剛起步,因為加入守望相助隊,張盛國開始接觸社區營造,激起他對鄉土的情感和認同,雖然是無給職,不影響參與的熱度,甚至配合活動到處擺攤,也因為不想見到里和社區的分裂,張盛國決定投入里長選舉。 (107年白米木屐節活動,右一為張盛國,圖片提供:張盛國) 張盛國擔任第 18 ~ 21 屆的永春里長,里內工廠很多,但他不希望和工廠有瓜葛,堅持不包工程也不拿工廠的錢,這樣要求廠方配合維護環境比較超然。民國 81 年縣府和水泥業者簽訂環保協議書,每年要提撥永春、永樂、長安、永光四個里回饋金,不過,張盛國卻認為沒有回饋金里長比較好做,因為水泥是夕陽產業,回饋金從最初每年 150 萬減成 75 萬,到現在是 60 萬,但是里民慣有的福利內容不敢減少,金額縮水的落差變成里長的壓力。 (張盛國102年時便獲得特優村里長表揚,圖片提供:張盛國) 愛鄉、愛民也愛動物的里長 有人說永春里人口少,里長很好...